煤炭行业收购活动此起彼伏

  在过去几日,一系列并购声明登上媒体,其中包括英美铂金拟出售澳洲和南非的煤炭资产,博地能源(Peabody Energy)和嘉能可同意在邻近的澳洲猎人谷矿区组建合资公司。

  当然并购活动不限于澳洲和南非,巴西的淡水河谷将莫桑比克矿的股权售给日本三井物产,Consol Energy则称计划将部分美国热能煤和炼焦煤业务进行首次公开发行(IPO)。

  企业愿意在这些交易声明中使用晦涩的语言,经常使用诸如“释放股东价值”或“最大化协同效应”,但是眼花缭乱用词背后的信息简单明了,那就是这些业务在亏钱,亏损难以承受了,或者是这些业务在赚钱但是股东权益回报率不够高。

  出售亏损的煤矿可以给企业资产负债表在短期带来支撑,即便是企业管理层相信这部分资产较长期的赚钱能力。

  力拓今年以象征性的5,000万美元价格,卖出了莫桑比克煤炭资产,而之前却是在2011年花了40亿美元,就是为了在当时被视为全球最具前景的未开发煤炭盆地赢得一席之地。

  力拓是在市场走到顶点时买入该矿。澳洲纽卡斯尔港动力煤现货价格GCLNWCWIDX在2011年1月达到顶部每吨136.30美元,冶金煤也在当年年中触及纪录高位330美元左右。

  自那以后,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稳步下滑,上周创下五年半低位每吨62.25美元,从2011年高点大跌74%。而冶金煤也重挫约三分之二至110美元左右。

  到最后,力拓管理层终于认知到,即便公司看好长期需求前景,但在煤价持续低迷之际,为了扩展莫桑比克业务,而在开发必要基础设施上增加投资,并不合算。

  值得一提的是,力拓很坚决地表明不会出售澳洲矿山,而且对于嘉能可提议合并、将特别有利于煤炭资产的看法,力拓也反应冷淡。

  **购买煤矿仍风险不低**

  那么,现在是购买煤矿的好时机吗?甚至还能便宜买到?

  海运市场仍旧供应大量过剩,全球最大进口国--中国似乎正在对污染宣战,这意味着中国的主要燃料--煤炭消费增速将会减慢。

  有关中国接近达到“煤炭峰值”(peakcoal)的说法一直不少,也就是其用煤量将达到顶点,随后开始下滑。

  根据一些预测,中国的煤炭峰值将在2022年到2027年间出现,但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ERI)和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等机构目前预计,煤炭峰值将在2020年以前到来。

  不过,有一些理由足以令人质疑,中国、或实际上整个亚洲的煤炭峰值是否会这么早出现。

  国际能源署(IEA)在预告下周公布的中期煤炭报告时称,中国的煤炭峰值要想在2019年时出现,至少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中的一个:

  从2015年起经济增长必须放缓到3%;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电量增幅的落差必须达到4.5个百分点;中国需要通过天然气、核能或可再生能源额外发电2,500太瓦小时。

  前两个条件看来像是天方夜谭,第三个条件则要求中国把天然气消费量提高250%,如果它把这些天然气用于发电的话。

  换言之,中国的煤炭需求看来还会增长一段时间,并可能在未来几年达到政府定下的每年42亿吨的上限,高于目前每年约38亿吨的消费水平。

  当然,中国大概有能力开采和运输本国需要的所有煤炭,因此就算需求增加,可能也不会推高煤炭进口。

  但考虑到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新电站发展,在印度的带领下,中国以外的亚洲国家未来几年可能将进口更多煤炭。

  全球最大的动力煤出口国--印尼的出口可能将减少,因为国内需求增长,而且政府取缔了非法矿场。

  总之,亚洲煤炭的中期和较长期前景依然相当乐观,意味着在大型矿商出脱表现欠佳资产的时候,那些有足够冒险意愿、也有充足资金能够撑过一段低价时期的买主,或许真的能够买入一些便宜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