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一家焦化企业的绿色之梦

山焦集团铁雄冶金科技有限公司靠科技强化环保工作纪实

时间: 2013-03-22 16:51来源:

  谈到焦化厂,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烟、煤、灰、尘”,以及烟熏火燎的炉前环境,弥漫的尘埃,刺鼻的异味……

  而在全国最大的独立炼焦企业——山焦集团铁雄冶金科技有限公司,你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蓝天白云下面,是壮观的厂区、整洁的大道;绿色植物遍布厂区;芳草茵茵铺满地面。最惹人注目的,是身着洁白工作服的员工,头顶着蓝天白云,或一穿行于绿色之间。

  白色工装:展现绿色理念

  凡是来到山东焦化铁雄冶金科技有限公司的参观者,都会被员工清一色的白色工作服所吸引。

  在人们的印象中,白色工装只与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或是高科技产业从业者相联系。焦化企业选用白色工装,在全国也绝少见到。

  工作服采用什么样的颜色,看似一件小事,却引起不大不小的争论。该董事长王清涛,一锤定音:操作工、维修工、后勤人员一律着白色工装,不论是高层领导,还是普通员工,没有例外。

  理由很简单:培养绿色理念、强化环保意识。

  白色工装,是一种宣言,是一种警示,也是一种责任:清洁文明生产,必须从我做起,从岗位做起,从工装保持整洁开始。

  “山焦美如画,全靠你我他”,不仅仅是贴在墙上、写在标语牌上的口号,而是扎根于员工的思想理念之中,成为每一名员工实实在在的的行动。该公司先后荣获 “全国焦化企业示范基地”,国家“环保友好企业” 、“国家钢铁新流程试验示范基地”等称号。

  发明专利:体现科技环保追求

  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保事业发展,是山焦集团坚持的一项重要方针。多年来,山焦集团始终着力于环保技术的研究,致力于节能型、安全型、环保型产品及流程的研制开发,先后获得24项发明专利,其中“捣固焦炉高氧煤气直接回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国内焦化行业广泛推广应用;“氧化铝赤泥生产绿色石材”项目,被列为山东省2012年重点项目;“钢铁节能新流程”专利技术试验示范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

  董事长王清涛不仅是山焦集团的创业者、掌门人,也是技术创新的带头人。在该集团24项专利技术中,由他牵头的就有14项,其中由他独自提出课题并且独立承担研究的专利发明有5项。

  “捣固焦炉高氧煤气直接回收技术”是该公司研发的重要技术专利之一。此项发明实现了两个重大突破:第一,突破了捣固焦炉侧装煤逸散荒煤气含氧量高,不能进入集气管道的禁区,直接将装煤过程中逸出的高氧荒煤气回收,取代了消烟除尘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回收率。仅此一项,每年回收煤气2555万立方米,节水56万立方米,节电1262万千瓦时,年实现节能收入4000余万元。第二,废气实现了零放散。该项装置投入运行,焦炭生产实现了荒煤气回收过程中的“全封闭”,有效克服荒煤气回收中的逸散问题,即节能又环保。

  该公司捣固式炼焦焦炉煤气收集装置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得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并进行全行业推广,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双赢。

  善于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并能结合实际,进行创新、提高,是山焦集团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

  该公司年产150万吨焦化产品的三期工程所采用的无水氨工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氨回收工艺,也是继宝钢、攀钢后国内的又一套弗萨姆无水氨装置。虽然弗萨姆工艺被业界公认为是最先进的无水氨回收技术,但他们在引进后仍做了三项主要的改进创新,达到了最佳效果。

  一是设备备件国产化率达到100%。此举大大降低了设备投资,实践证明无水氨技术装备国产化的可能性与可操作性,为国内焦化企业开辟了一条投资少、效率高的无水氨回收新途径。

  二是进行技术和设备的改进。改进吸收塔断液盘,使之制造更简单,效率提高;对核心设备解析塔、精馏塔大胆引进较先进的塔内件代替传统的固法和筛板结构,操作弹性大大增加;对冷却水系统进行改造,提高了氨的回收率。

  三是运用自己的专利技术进行改进创新。双壳程U型管换热器是该公司自己发明的技术专利,他们将此实用新技术代替原设计的贫富液换热器,提高了富液入接触器的温度,节省了加热蒸汽,提高了产出效率。

  弗萨姆工艺在该公司运行五年来,大大改善了在其他企业存在的设备腐蚀严重的状况,运行安全稳定,氨回收率达到99%以上,被誉为“经济效益高,环境友好”的典型工程。

  “零”的排放:实现绿色之梦

  焦化行业是高污染行业,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技术、现代管理经验,最大限度控制废水、废气、废渣的生产与外溢,实现“三废”零排放,是该公司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为此,该公司加大投资力度,强化内部管理,先后投资5亿元,建立了包括废水处理、废气回收利用、噪音防治、废渣回收在内的环境治理和检测系统,在全国焦化行业实现了“三个率先”:率先实现了污水零排放、烟尘零排放和废气废渣的零排放;率先实现三个100%:环境友好评价执行率100%;环保稳定运行率100%;废物处置率100%;率先实现厂区空气质量的在线监控,为打造碧水蓝天花园式工厂奠定信息数据检测系统。

  为打造花园式工厂,该公司狠抓措施落实,实现重点突破。

  一是“治水”。焦化废水处理是世界性的技术难题。为攻克这一堡垒, 2009年,该公司投入巨资自主研发了固定化高效微生物、膜生物反应器和反渗透法处理焦化废水制纯水”技术,该技术将多种先进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结合,使处理过的污水能及时回收利用,成为锅炉用水的主要供应源,达到废水循环利用的目的。经山东省科技厅鉴定,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成功后,该公司投入2亿元建设了新型污水处理厂,每天可处理废水7200吨,处理后的废水可直接用于干熄焦锅炉给水,减少了治污成本和新水取水量。该工程被山东省评为“山东省环境保护示范工程”,并在焦化行业得到推广。

  为了用景观河水和生化水代替黄河水作为喷淋水源,该公司投资上千万元,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生化喷淋水采用了“再生”的景观河水和生化水,车间黄河水使用量由每天500立方米降到了150立方米,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也为企业降低了费用成本。

  二是“治烟尘”。在此方面他们实行了“三抓”举措:一、抓装煤冒烟关键问题。他们对设备、操作、工艺,系统分析,找准问题,不断研究,持续改进。通过实施加强对上升管氨水喷淋系统的定期清理、严格操作规程等措施,装煤无烟率达到96%以上。二、抓推煤冒烟中间环节。他们细心研究炉温变化波动规律,精心控制炉温,使推煤控制在最佳炉温时进行,避免推煤时产生大火大烟现象。同时加强拦焦除尘车的操作及风机、喷淋的及时开启使用,从而基本控制避免了推焦时的烟火燎绕。三、抓装炉后的善后清理。他们强化员工的责任心,从炉门炉框的清理到装煤后炉门冒烟的处理,从全炉立火道检查到小烟道下火情况检查和新装入煤的炭化室炉墙串漏情况检查,一经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坚决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烟囱冒烟现象。同时,2012年该公司投资760万元,建起高10米、长1800米的静电喷涂挡风抑尘墙,有效解决了厂区煤尘问题。

  三是“治废渣”。焦油渣是焦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粘稠状工业固体废弃物。目前的处理办法一般是把这种废渣运到煤场积存或进行低价出售作为燃料,既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浪费。该公司对如何回收处理焦油渣问题展开了公关,设计了一套焦油渣配煤装置,通过焦油渣与煤炭的搭配混匀,作为原材料输送到煤塔综合利用。技术人员经反复试验,克服了余煤下料不畅、焦油渣粘稠难下料等问题,回收装置完全达到了生产配置要求。该装置投入使用后,有效解决了每月高达112吨的焦油渣处理问题。

  该公司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线采用聚乙烯管路,管槽密封不严,导致异味气体时常外溢,影响大气环境。2011年,该公司投资近800万元对整个回收系统进行改造。他们采用效能更佳的喷淋装置、抽水泵等先进设备,聚乙烯管路全部更换为不锈钢管路,杜绝了异味外溢。

  “一切皆有可能,但须努力”,这一警句反映了山焦人坚持创新思维,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同样,在建设绿色企业,创建花园式工厂的不懈追求中,山焦集团的绿色之梦正在逐步变为现实。(刘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