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化行业继续向好,挑战依然严峻

时间: 2020-11-18 08:35来源: 中化新网

  今年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异常严峻,尤其是新冠疫情的爆发和持续扩散,世界经济遇到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持续增加,如何在困境中砥砺前行?11月11~13日,“2020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峰会”在苏州召开,来自国家部委、中国石化联合会的领导,知名经济学家、院士以及国内重点企业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并做专题报告。

  中国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党委副书记傅向升发表致辞时表示,从上半年到三季度末的数据来分析,石化行业恢复的情况虽不及预期,但从全行业来看生产较稳定,市场在向好,效益在改善,外贸降幅在收窄。他认为,年内石化行业会继续向好,挑战依然比较严峻。因此,建议行业企业强化创新,加快补短板,在危机中寻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傅向升指出,“十四五”期间行业的一项重点工作是依托现有的化工园区培育现代产业集群,要在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组织实施好五项重点工程,即产业提升创新工程、绿色化工程、智慧化工程、标准化工程和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工程;二要培育五大产业集群,即沿海四大石化产业集群和能源金三角——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傅向升表示,希望这五大产业集群在“十四五”末能够初具轮廓,并在2035年构成我国现代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原院长顾宗勤指出,“十三五”期间行业整体规模稳步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显著成绩,技术创新水平稳步提升。同时,行业发展也存在七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日益尖锐,上游过剩,下游短缺;二是产品国内供给存在结构性短缺,高端产品少,低端产品多;三是同质化建设现象仍较突出;四是产业集中度仍需进一步提高;五是技术创新成果在工业化应用效率偏低;六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七是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水平有待提高。

  顾宗勤建议,“十四五”期间产业发展的方向是:提升基础石化产品自给率;持续优化结构,化解产能过剩;大幅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力争在若干重大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培育新动能提升产业发展潜力;持续提升绿色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及推动行业开放发展,鼓励抱团出海。顾宗勤预测,2019年—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年均增速将在5%左右;到2025年,我国石化化工行业总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5.69万亿元。

  中国石化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主任祝昉介绍了新环境下我国石化行业对外贸易现状及趋势。据祝昉介绍,2020年1~8月,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5770家,资产总计13.26万亿,增幅4.1%,资产负债率为56.21%。进出口数据显示依然是贸易逆差行业,资源与高端短缺。高端不足具体表现在:国内高端材料、专用化学品、医疗测试化学助剂、电子化学品、先进农药、高纯度化学品等仍然存在相当大的缺口;石化专用设备领域,反应器、塔器、换热设备、工业炉等“心脏设备”国产化有一定程度的进步,但高性能、大规模的装置仍处于外商垄断的阶段。通用设备领域,气体压缩机、石化用泵和阀门国产化取得一定成就,但质量、可靠性、耐腐蚀性、密封性等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此外,产品的低端化、同质化也是国内生产存在的问题。

  新环境下石化外贸的发展趋势如何,祝昉表示中国化学品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不存在瓶颈问题。他建议,一是产品要在差异化上下功夫,要更加贴近终端消费市场;二是产业链要努力做到“稳链”、“补链”和“强链”;三是可再生、环保、生命化学品是未来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