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方案出台

时间: 2022-01-25 08:45来源: 中化新网

  近日,国务院发布《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方案》提出,要探索建立碳排放配额、用能权指标有偿取得机制,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1月21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主任戚志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有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扩容,将加快建材、有色、钢铁、石化化工等行业纳入碳市场交易的进程。

  《方案》提出,支持构建绿色要素交易机制。在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等基础上,支持试点地区进一步健全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等交易机制,探索促进绿色要素交易与能源环境目标指标更好衔接。探索建立碳排放配额、用能权指标有偿取得机制,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探索开展资源环境权益融资。

  对此,戚志强表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先期纳入的行业是电力行业。经过半年多的运行,目前履约率很高。从碳市场的启动交易来看,应该说非常成功,也积累了相关经验。根据生态环境部披露的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1日,按配额量计算,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企业的履约完成度已达99.5%。一些大型石化和化工企业的自备电厂也积极履约。其中,中国石化所属15家具有自备电厂的企业,于2021年12月15日就已圆满完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个履约周期的配额清缴工作。这当中,高桥石化于当年11月26日率先完成履约,成为上海市首家、全国首批完成碳市场履约的企业;齐鲁石化、扬子石化、安庆石化等多家企业是所在省份较早完成履约的企业,为全国碳市场企业按期履约树立了典范。“但是在交易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参与的行业目前只是电力行业,参与的主体类型相对偏少。”戚志强强调。

  据戚志强介绍,未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肯定要逐步扩容。不仅纳入参与的主体,包括履约单位,其他相关的投资机构,甚至个人投资者的数量要进一步增加;涉及交易品种也要逐步丰富,还涉及到将来在相关部委审批之后期权方面交易品种的纳入。而要确保未来交易品种、方式以及纳入行业逐步丰富,就必须通过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来完成,这其中既涉及到相关的人员及资金,还涉及到更新配额发放标准,修订碳排放权核算核查相关规范,另外就是要尽快启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机制(CCER)。

  总体来说,就是要通过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来增加交易品种、引入外部资本、完成相关规范、夯实统计基础(如核查数据)等,同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履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