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稳金融”政策加快落地

  今年7月,《上海市贯彻落实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重大举措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简称“上海扩大开放100条”)正式推出,其中近三分之一的具体措施聚焦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凸显了金融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上海稳定金融的多项举措稳步落地,让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感受到了发展的活力。

  作为英国怡和保险顾问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怡和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刚刚将总部迁到了上海。“上海正在建设国际金融和保险中心,具有很强的区位优势。而且上海在人才、资金、客户、市场和政策上对我们的支持很大,所以我们把总部迁到上海可谓水到渠成。”怡和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戎红钢认为,刚刚发布的“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中,进一步扩大保险业对外开放是重要内容之一,这为怡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戎红钢还透露,怡和集团将进一步扩大在华投入,巩固其在特险领域全球领先地位的同时,持续加快健康、财富、咨询和再保险板块的成长。

  感受到变化的还有韦莱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徐汇智回忆称,“博鳌亚洲论坛后,我们立刻向监管部门申请扩大经营范围,没想到报告交上去的第3天,上海保监局就批复了,还为我们提供了高效的一站式服务”。4月27日,上海保监局正式为韦莱办理了《经营保险经纪业务许可证》换证手续,其经营业务范围至此彻底放开。“过去,我们外资保险经纪公司只能从事大型商业险经纪业务。”徐汇智说,“扩大开放后,我们可以为中国更多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开展服务,这一市场规模占整个中国保险市场的90%以上”。

  伦敦金融城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孟珂琳不久前给上海市发改委写了一封信。她在信中写道,很高兴获悉上海市政府公布了进一步开放市场的“100条”,这些政策表明,上海走在市场开放的最前沿,新政策一定会鼓励和吸引更多英国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这也有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展。

  在“上海扩大开放100条”的有力推动下,一系列金融开放政策将持续落地,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加快了布局的步伐。据悉,目前约旦阿拉伯银行总行决定设立上海分行;汇丰银行(中国)决定申请第三方资金存管业务;摩根大通也向证监会提出了在沪设立外资券商的申请……一直以来,上海一直是外资银行在华聚集地。截至2018年6月底,共有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沪设立了机构,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总数已达232家,较2001年中国刚加入世贸组织时的52家翻了两番多。随着上海金融环境的不断开放,已经有部分在沪外资银行的母行或集团着手研究金融业进一步开放后的中国业务策略,并有来自英国、日本、新加坡、法国的商业银行表达了在上海等地新设机构或增持股权的相关意向。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上海银监局将继续支持在沪外资银行差异化定位,发挥特长,坚持特色,探讨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更加全面、深入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和改革创新;支持外资银行加强与中资银行合作,优势互补,营造良性竞争协作关系。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李军表示,“我们将把增强全球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作为改革关键,加快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金融市场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和重点,上海将大幅拓展境外投资者参与的范围、渠道和规模,支持境内外市场开展多种形式的深度合作”。